——记李沧区社会福利院护理员徐淑芬
娇小的身躯,蕴藏着大大的能量;刚毅的性格,展现着不让须眉的坚强。48岁的徐淑芬在养老护理岗位上,默默耕耘、无私奉献,以滴水穿石的精神,用心诠释着优秀养老服务工作者的博爱与善良。

四年前,由于所在的工厂搬迁至郊区,徐淑芬转行来到福利院工作。养老护理员是一份高标准、严要求的职业,老人的情况各不相同。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,徐淑芬从不逃避,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善良坚韧的优秀品质,得到了老人及家属的信任和肯定。
“老人就像孩子,他们的笑脸是给予我最好的肯定。与老人相处久了,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。”在徐淑芬口中是对工作的满足和对老人的爱。
82岁的张大娘刚来福利院时,由于脑血栓瘫痪在床,心情不好的时候喂饭特别困难,常吐徐淑芬一身饭渣。家属感到不好意思,跟她道歉,徐淑芬忙说“没关系的,老人家刚来不适应,这很正常。您就放心吧,我们经过专业培训,会把大娘照顾好的。”她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大娘喜欢听评剧,徐淑芬就在手机上下了不少评剧,不仅每天放给老人听,还认真跟着学唱几句,每到这时张大娘总会态度认真的纠正小徐。喂饭时,徐淑芬通过温柔的声调和鼓励的话语引导老人用餐,吃完饭还会“奖励”她一小块蛋糕。经过半个月的时间,大娘吃饭变得积极主动,脸色逐渐红润起来。现在老人家特别喜欢徐淑芬,天天等着小徐跟她学唱评剧、与她聊天、喂她吃饭,家属来了都开玩笑说“我娘看着小徐比看着我都亲。”
王大爷中风后慢慢出现了认知障碍,从前开朗的性格也变的郁郁寡欢。家人将老人送到福利院的时候,就握着小徐的手说道“我们已经不求他能认识我们了,只希望他开心快乐。”感受到家属无奈而又心酸的心情,徐淑芬决定努力帮老人改变现状。
院里有帮助老人进行认知训练的康复活动,但大爷根本不愿意走出房门。徐淑芬就向康复师请教,在房间里用彩色卡片等道具对他进行简单的初级训练。最初王大爷根本不理睬她,徐淑芬也没有灰心,每天用洪亮而有感情声音,伴着夸张的表情,尽可能的吸引着大爷的注意力。一眼、两眼、一分钟、两分钟……慢慢的,大爷对她手中的卡片越来越感兴趣,徐淑芬就试着引导着老人去参加院里的康复小游戏。当家属看到王大爷在游戏中神情专注的摆弄着绕珠道具,回应康复师的提问,甚至朝身旁的老人微笑时,激动地拉着小徐的手连声道谢。徐淑芬笑着说“我的工作就是让老人过得开心快乐,老人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。”
养老服务没有耀眼的光环,没有灿烂的鲜花,却肩负着神圣的使命。徐淑芬没有片刻懈怠,惟有全力以赴、脚踏实地,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撑起幸福、安康的爱之伞,让他们的脸上绽放出最美、最真的笑容。